移民對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來說都堪稱一項大工程,畢竟這是個可能跨越半個地球的變化。至于這個工程應該怎么樣去完成,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因為每個工程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
想要移民成功,一般人們有兩種選擇——是“摸著石頭過河”或是“花錢買省心”。那么兩者應該怎么選呢?
首先人們選擇DIY,是因為DIY能省掉不菲的中介費,這個費用根據項目難易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大部分的項目服務費在5-10萬元左右,之所以吸引人,是覺得它性價比比較高。當然申請人也要注意是否會因為不專業的申請而導致一些不必要費用的產生。
在移民申請中,提供身份信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有時還要提交資產證明、房產證明等,一些申請人不愿意把這些資料交給第三方,而DIY申請所有步驟自己操作,所有資料自己準備,隱私性更強。
然而DIY雖然有著以上種種優勢,但并非每個人、每個項目都可以DIY。良心的中介我們可以找到,而DIY被拒簽的結果可能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奉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輕易嘗試。為什么?一一為您細說!
01 時間成本高
DIY(Do It Yourself)簡單理解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申請人需要自己去完整學習一個項目,從條件到流程,從申請到登陸,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了解透徹。小到資料上錯別字的修改,大到遞交申請,都需要申請人自己去完成。
想象一下為了DIY辛辛苦苦自己研究申請條文,混跡各大論壇、同時還要向不同專業機構咨詢也只能獲取一些邊緣信息,你還需要翻墻上網,每天刷新聞進度,有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問遍所有渠道也找不到正確答案。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還年輕,可以自己去折騰,即使失敗也有重來的機會,如果你已經到了馬上就要不能滿足申請項目中年齡條件的年紀,辦理時間就非常緊迫,一旦失去機會,可能永遠和這一項目無緣了。
02 語言水平不足,申請人需要較高專業度
我們的信息大部分來自移民局官網,有一些人,可以看懂官網的信息,但是因為對申請流程不夠了解也會造成申請失敗。還有人提交了不符合職業要求的工作描述證明,讓原本應該順利通過的申請變成了漏洞百出的文件,輕則延誤審理周期被要求補料,重則導致直接被拒簽。
03 政策隨時變化,需要及時準確了解相關信息
這里我們還是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及時準確了解相關信息的重要性。加拿大技術移民在申請時需要提供資金擔保證明,這個金額每年都會進行更新,如果申請人沒有及時關注最新消息導致證明不符合條件,很有可能耽誤后續審理。有些申請人還會面臨補件的可能,申請人不知道補件通知的時間,只能被動等待,很有可能錯過補料時間。
04 同一個項目,別人的DIY成功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
雖說不建議大家DIY ,但并不是全盤否定了DIY,而是因為DIY的風險是我們不可估量的,你在網上看到的DIY成功經驗可能有的人DIY一次成功,有的人卻三、五年了都沒成功也不愿意找中介,就這么拖著拖著,最后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都打了水漂。
DIY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自己去試水的深淺。因為移民不是1+1=2這么簡單的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05 DIY成功率低,失敗后可能影響再次申請
因為申請人語言水平的限制和對移民政策、法案、流程等了解不夠透徹,DIY成功率比靠譜中介申請低是必然的。而有的項目一旦被拒簽,再次申請的難度將大大增加,像加拿大的畢業工簽,一生只有一次申請機會,如果沒能申請成功,那么之后將無法申請,白白錯過這個機會。
若想DIY申請,沒有足夠的專業經驗,成功率幾乎為零!
移民是影響一生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資料準備、周期把控、文案撰寫、面試、體檢貼簽、登陸等等都需要十分專業才能保證萬無一失,否則可能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失誤而功虧一簣。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則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
選移民公司防踩坑指南
要看公司的歷史
俗話說時間是最好的煉金石,能經歷歲月,屹立不倒的才算過了第一關。
要看公司的規模
網戀有多不靠譜,大家都懂得。連和你面對面都做不到的公司,不能說不好,起碼說明公司的實力有待考量。
要看過往的案例
案例其實非常重要,它決定了這個公司是否有經驗,是否能應對你將要面臨的問題,是否能給予你更高的成功率,任憑顧問舌燦蓮花,看案例是硬道理。因為他的失敗不過幾分之幾,而對于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
要看和你的相處
超越一定界限的服務,通常都是需要警惕的。專業公司都是靠專業服務吃飯,與客戶的溝通往來,都是有分寸的。如果突然有超越工作界限的服務,那我不用說,你也是懂的,不要有占便宜的心態,要想想背后的動因。
要看是不是把話說得很滿
一切全包類的承諾,都要小心謹慎地看待。澳洲是法治社會,移民本就不易,對相關法規要有了解。